灵工资讯
联系我们
手 机:
13510180883
18923819799
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永丰社区宝乐宝和大厦1207
灵活用工平台用工风险防范~(用工风险管理平台)
预防和减少外卖送餐员职业伤害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装备:外卖送餐员应该接受必要的培训,了解如何安全地骑行和如何避免交通事故。此外,他们应该配备必要的安全装备,如头盔、手套和反光背心等。 2. 合理规划送餐路线:外卖送餐员应该规划合理的送餐路线,避免高峰期和交通拥堵的区域。此外,他们应该避免在夜间或危险的地区送餐。 3. 加强安全意识:外卖送餐员应该时刻保持警惕,注意交通安全和个人安全。他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要闯红灯或违反交通法规。 4. 提供保险和福利:外卖送餐员应该享有必要的保险和福利,以便在发生意外或职业伤害时得到适当的赔偿和治疗。 5. 加强监管和管理: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对外卖送餐员的监管和管理,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保障,避免不必要的职业伤害。
为灵活用工人员提供保障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下是为灵活用工人员织“保障网”的几种方式: 1. 建立灵活用工人员保障制度: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建立灵活用工人员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为灵活用工人员提供基本保障。 2. 加强职业培训:为灵活用工人员提供职业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竞争力,从而增加其就业机会和收入。 3. 建立灵活用工人员交流平台:建立灵活用工人员交流平台,为他们提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机会,增强其组织力量和凝聚力。 4. 加强法律保护:加强对灵活用工人员的法律保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其合法权益,防止其遭受不公平待遇和侵害。 5. 建立灵活用工人员服务机构:建立专门的灵活用工人员服务机构,为他们提供就业咨询、法律援助、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在2020年5月,老陈是一名在北京一家网络餐饮平台工作的外卖骑手。在送餐途中,他不幸被一辆机动车撞伤,导致骨折。老陈花费了超过两万多元的住院费,但是保险公司只报销了一小部分费用。此外,平台公司也没有为老陈进行工伤鉴定,也没有提供相应的补偿。因此,老陈无法获得工伤赔偿,只能回家养伤。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外卖骑手对社保和工伤保险等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细节不太了解。例如,某外卖平台专送员王志国表示:“公司承诺全程赔付工伤,但我们从未签署过合同。”
外卖骑手和快递小哥等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伤害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他们的权益保障,特别是劳动关系的确定,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最近,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餐饮平台责任,保障外卖员权益的指导意见》和《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这些指导意见的目的是完善制度,弥补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不足。
“这表明政府对平台用工问题高度重视,同时也意味着制定基本的政策框架以保障灵活用工者的劳动权益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劳动法研究专家黄乐平表示。
两份《意见》是由多个部门联合出台的,其中一个重点是防范和化解外卖送餐员职业伤害风险,另一个重点是加强对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的支持。
《关于加强网络餐饮平台责任,保障外卖员权益的指导意见》提出,网络餐饮平台和第三方合作单位应当依法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外卖员参加社会保险,并鼓励其他外卖员参加社会保险。同时,应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防范和化解外卖员职业伤害风险。此外,应该探索提供多样化商业保险保障方案,确保缴纳费用足额投保,提高多层次保障水平,以适应平台就业的特点。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保障外卖员的权益,促进网络餐饮平台的健康发展。
薛军教授表示,政策的基调非常符合平台经济的特点,不仅具有现实的针对性,而且还具有面向未来的合理性。对于以餐饮外卖业为代表的平台经济从业者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框架。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基于平台组织架构而形成的用工关系是一种全新的劳动力资源配合模式,与传统的劳动关系有很大的区别。这种用工关系既不同于独立民事主体之间的纯粹雇佣关系,也不同于传统的劳动关系,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中间形态。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新的就业形态,灵活就业者的数量大幅增长。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两亿灵活就业人员。2020年,共享经济服务提供者约有8400万人,其中包括外卖骑手等灵活就业者。但是,这些人大多没有与平台签订劳动合同,因此难以确定他们与平台之间的劳动关系。这也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工伤、失业保险等福利待遇,也难以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养老、医疗保险。
根据《意见》的规定,对于那些虽然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仍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情况,建议企业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达到合理的管理。
据薛军所说,监管部门已经明确表示,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与平台经济相适应的第三类用工关系是可以被认可的,这种关系被称为“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这种政策理念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态度,从根本上避免了“旧瓶装新酒”的问题,使得平台经营者不再受传统劳动关系政策框架的束缚。
根据《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为了保障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特别是在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行业中的平台企业,应该加强职业伤害保障。为此,将组织开展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并要求平台企业按照规定参加。
乔庆梅副教授指出,针对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方案的提出和推进势在必行。对于这类人员来说,最迫切的问题是工伤保险。如果没有保障,一旦在工作中受伤,离开工作领域后,整个家庭都会面临困境。因此,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乔庆梅指出,目前许多灵活就业平台都为从业人员提供商业保险,而这些保险费用都由个人承担,这种做法明显不合理。她认为,我国的《工伤保险条例》虽然自200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但现在已经有很多地方不再适用,因此可以通过修法来完善包括外卖小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随着劳动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变化,建立一种全民职业伤害保障制度,以区别于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将是必然的趋势。
专家建议,外卖送餐员的社保权益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通过社保和商业保险的多层次保障体系。这种基本加补充的保障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外卖送餐员的保障水平。
两份文件的发布明确了工会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文件要求企业制定或修订平台的进入和退出规则、订单分配方式、计件单价、抽成比例、报酬构成和支付方式、工作时间、奖惩制度等直接涉及劳动者权益的规定和平台算法,并充分听取工会或劳动者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公示结果并告知劳动者。这一举措有助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
全国总工会最近发布通知,启动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旨在到2022年底前在全国范围内新建各类基层工会组织24万个以上,并发展1600万人以上的工会会员。其中,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和外卖配送员这四个群体的会员人数将达到800万人以上。该行动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织到工会中来,以保障他们的权益和利益。
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李桂杰和实习生张枫报道了此事。
来源: 中国青年报